close

總統府,原為日人在台灣統治時期所興建的【總督府廳舍】,落成於1919年3月。
整棟建築物的主體平面呈「日」字形,共有五層樓,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之建築。
府內的廳室數約有300多間,多半為辦公、事務室,可容2000人在此工作。

走進挑高16.5公尺的大廳內,純白色巴洛克式建築,令人為之一亮。
大廳設有一座「Y」字型階梯,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之下,應屬新穎之設計。
(其中國父銅像曾被移除,自97年11月12日才再復置原位。)

若不特別說明 很容易令人錯以為置身於歐洲的某個宮庭。
而府內對建築的保存及維護做的非常嚴謹 讓人看不出這已是近百年的建築。

位於三樓的台灣綠廳,是中華民國總統的會客室。
廳後懸掛著巨幅的書法 氣勢磅礡。

台灣晴廳,為總統接待各國元首及中外賓的場所之一。

台灣虹廳,主要用途為總統府宴會廳及召開小型記者會的場所。
簡單高雅的擺設及富有藝術氣息的油畫裝飾,令人流連忘返。

府中正展出:【建築的故事】、【總督的故事】、【總統的故事】以及【台灣的故事】

總統府內也擺設了許多蔣公生前常用的物品

【以國家興亡為已任 置個人生死於度外】

中日甲午戰爭(1894-1895),中國戰敗,與日本簽訂【馬關條約】
將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。

很好奇執筆者當時是在什麼心情下寫出這極美的書法之作
( 隨堂考一考:馬關條約是誰簽訂的? 答不出來的 請默念三聲:老師我對不起你....)

台灣人民為了反抗日本統治,推舉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,
在1895年5月25日宣布獨立,並創作了【台灣民主歌】

在這長長的長廊中 時空交錯
經歷不同的世代 多少重要名人曾在此來回的奔走

總統府中庭有南、北二庭苑 讓嚴肅的府中增添些許的柔和步調

而我蠻喜歡這個小角落的 假想蔣公曾在此佇足

總統府仍舊戒備森嚴 曾經代表威權的象徵 如今也因時代的變遷
讓平民百姓對總統府不再遙不可及 可一窺這神祕之地

府外陽光依舊燦爛 但府中的主人已隨著時代更迭交替

因為時間的關系 還有許多地方沒法仔細介紹
下次有空 不妨一起走一趟總統府吧


參觀資訊:開放時間查詢及注意事項
總統府網站:http://www.president.gov.tw
全站熱搜